班队之窗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/班队之窗/少年文苑
读《明朝那些事》有感--六(3)班 汪原哲
2014-04-15

 

   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,其中存活时间较长的朝代就有大明王朝。是《明朝那些事》这本书带我领略了那段近三百年里波澜壮阔,荡气回肠的历史。
明太祖朱元璋因元朝政府的残酷压迫,走投无路参加了元末的红巾军农民起义。依靠着非凡的雄才大略、坚韧的意志和卓越的领导能力,朱元璋白手起家打败了元政权和诸多的农民军对手,建立了大明王朝。明成祖朱棣更是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,六征漠北,据蒙古残部于大漠之外;集天下英才编撰百科全书《永乐大典》;遣郑和下西洋,兴贸易、传文明于四海。土木堡事变,于谦打响了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。宁王造反,王守仁坚守城池,抵抗到底。大明脊梁张居正一条鞭法保大明。崇祯帝隐忍,智斗魏忠贤。这些人和事,都是明朝历史的长河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。
读完书后,我思绪万千,特别是于谦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土木堡事变后,,北元的军队杀到了北京城下,于谦不畏强敌,站在城墙上冷静地指挥,他一心为国,没有退缩,保护了大明的半壁江山。他不负众望,用自己的沉着冷静和敏捷的思维打赢了这场激烈的战争。天妒英才,大明的功臣于谦被皇帝朱祁镇和奸臣徐有贞戴上了“莫须有”的罪名,含冤而死。于谦虽然不得善终,可他却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!
于谦的气节让我想到了宋朝的文天祥,他们两个都是保家卫国的典范。南宋末年,在元兵的不断打击下下,南宋政权已是风雨飘摇,君臣在元兵的再次进攻下不战而退,苟且偷安,而文天祥则在城中招募民兵,和入侵者抵抗到底。文天祥被元军抓去,元军的的首领让他做丞相,而文天祥却说:“国亡不能救,作为臣子,死有余罪,怎能再怀二心。”最终,文天祥被杀害,却写下了千古流芳的诗篇——《过零丁洋》。而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也成为了许多人的座右铭。      
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
    粉身碎骨魂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
    《石灰吟》正是于谦一生的写照。文天祥和于谦一样,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爱。

    《明朝那些事》带我走进了那大明朝富丽堂皇的宫殿,那百官肃穆的朝堂和那曾经千万人冲锋陷阵的沙场。如果历史是一扇大门,那么《明朝那些事》就是我打开这扇大门的金钥匙。

地址: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与九如东路交叉口

电话:小学部 0371-65807189

版权所有©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     备案编号:豫ICP备2022021008号-1